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晋森 通讯员 刘鵾臣 郭忠伟 杨永芳
“现在煤流运输像‘流水席’,设备跟着煤流走,效率高还省心!”阳城二号井皮带集控室值班员公延娟看着操作屏上有序运行的煤流运输系统感慨道。作为矿井生产的“保障线”,井下煤流运输系统的高效稳定直接关乎矿井效益。阳城二号井聚焦运输痛点,通过流程再造、装置创新、智能监测等系列“组合拳”,成功破解运输效率低、设备维护难、安全隐患多等难题,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流程革新,顺煤流启动破解运输“卡脖子”难题
过去,井下煤流运输采用逆煤流启动模式——需从最末端设备开始依次启动,每台设备启动间隔长达5-8分钟。“就像接力赛,前棒没到,后棒干等。”机电技术科负责人刘成乡介绍,这种模式不仅导致设备空转时间长、能耗高,更因前级设备故障易引发“连锁停车”,月均影响生产时长超12小时。
针对这一痛点,阳城二号井按照集团要求,将启动模式调整为“顺煤流”——按照煤流方向从源头设备依次启动。改造后,设备空转时间缩短40%,运输效率提升20%,月均减少因设备空转产生的电耗成本超3万元,真正实现了煤流“无缝衔接”。
装置突破,任意角转弯带式输送机打通运输“最后一米”
在掘进工作面,巷道转弯曾是运输“老大难”。以往遇到转弯,需多部带式输送机搭接或刮板输送机配合,设备投入多、维护点分散,还常因皮带跑偏导致撒煤、设备磨损。
随着“带式输送机任意角转弯装置”的成功应用,这一问题迎刃而解。该装置由转向滚筒、改向滚筒等核心组件构成,可实现0°-180°范围内任意角度转弯运输,无需额外动力,完美适配现有带式输送机。“现在一个转弯只需一台设备,维护人员从3人减至1人,月均减少撒煤量2吨以上。”掘进二区班长胡满仓指着平稳运行的转弯装置说。
智能监测,3D仓位报警装置让煤仓“一目了然”
煤仓存煤量的精准把控,是保障煤流连续运输的关键。过去因缺乏实时监测手段,煤仓常出现“满仓压煤”或“空仓断流”,月均影响生产时长超8小时。
如今,3D仓位报警装置成为集控室的“利器”。通过在煤仓顶部安装多组高精度传感器,装置可实时采集煤仓内各点距离数据,经3D建模算法处理后,生成直观的煤仓储量动态图。“当煤量接近上限或下限时,系统立即声光报警,我们能第一时间调整生产节奏。”集控员杨永芳边操作边介绍,自投用以来,煤仓异常导致的生产中断现象已“清零”。
安全护航,光纤测温连锁系统筑牢运输“防火墙”
皮带长时间运行易因摩擦、过载引发高温,以往仅靠人工巡检难以实时监测,存在火灾隐患。此次升级的光纤测温系统,为皮带安全上了“双保险”。
系统通过在皮带关键部位部署高精度光纤传感器,可实时监测皮带表面温度,精度达±0.5℃。一旦温度超标,系统立即触发声光报警,并与皮带控制系统联动,自动降速或停机。“改造后,皮带高温预警响应时间从5分钟缩短至10秒,系统升级以来未发生一起皮带过热事故。”机运工区负责人罗洪水表示。
“此次煤流运输系统的‘智’造升级,不仅让运输效率提升20%、维护成本降低15%,更实现了从‘人工盯守’到‘智能管控’的跨越。”阳城二号井机电副总经理刘金伟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科技强企”战略,在智能掘进、无人巡检等领域加大创新力度,让更多“黑科技”为矿井安全生产和高质量发展赋能,奋力书写“安全高效、智能绿色”现代化矿山建设新篇章。
场外股票配资,股票实盘配资公司,配资炒股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